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
适用学段小学
课程时长60分钟
课程类别传统文化
相关基地殷墟博物馆
一、课程背景
走进“伟大的商文明”展厅,我们仿佛推开了一扇厚重的历史之门,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时间的低语。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,感受大邑商神秘的青铜器,探寻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。在博物馆“伟大的商文明”展厅,学生将了解青铜器的种类与用途,寻找网红文物,了解其背后的故事,感受商代文明的辉煌。
二、课程目标
1.探访“伟大的商文明”展厅,重点了解青铜器的种类、脉络,探究其背后的故事、工艺、纹饰等。
2.通过导师讲解和自主思考,了解青铜器礼器的的使用方法和作用。
3.通过了解商代青铜器文物背后的故事,学习青铜器文物的历史,掌握商代时期的青铜器礼器都有哪些,探寻商文明,传承传统文化,
三、课程地点
二楼伟大的商文明展厅
四、课程内容
(一)了解商代文化成就
商朝文明开始于王入“大邑商”,《诗经》有云“天命玄鸟降而生商”。所以殷墟以玄鸟为图腾、以青铜为礼器、以文字为记载,一笔一划刻骨才铭心。聆听导师的讲解,学习商朝的历史。
(二)探秘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,了解商朝时期的文物,青铜器。
司母戊鼎
商后母戊鼎,又称司母戊鼎、司母戊大方鼎,是商后期(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)铸品,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,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《古代中国》基本陈列展厅内。
商后母戊鼎高133厘米、口长110厘米、口宽79厘米,重832.84千克;器厚立耳,折沿,腹部呈长方形,下承四柱足。器腹四转角、上下缘中部、足上部均置扉棱。商后母戊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,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 。商后母戊鼎,形制巨大,雄伟庄严 ,工艺精巧;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,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。足上铸的蝉纹,图案表现蝉体,线条清晰。腹内壁铸有“后母戊”三字,字体笔势雄健,形体丰腴,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,间用肥笔 。
"妇好"铜爵
商妇好爵是商朝晚期青铜酒器,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,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。该器物属礼仪用具,用于祭祀、宴飨等场合,后多作为文化收藏品及礼品。
器身呈长流尖尾造型,伞形顶立柱配三棱锥实心足,鋬部为兽头形制,通体饰有火纹、龙纹、蝉纹及雷纹等地纹,鋬下铸有铭文两字。妇好墓共出土青铜器、玉器等文物1928件,其中带有“妇好”铭文的礼器逾百件,墓中两件饰龙虎纹的铜钺印证了墓主妇好生前的军事权力。该墓葬出土文物为研究商代手工业及礼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。
铜鸮卣
鸮卣是商代晚期青铜器的精美之作,造型为两只猫头鹰背靠背站立,鸮是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,而卣是一种酒器,合起来就是“猫头鹰造型的酒器”。